首 页

从“高工”到“高师”:培养创新型“现代工匠”—访“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徐言生教授

2017年10月09日 08:59   党委宣传部   点击:[]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表彰第八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高职高专类)获得者的决定》(粤教职[2017]12号)文件,必赢官网机电工程学院徐言生教授荣获第八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全省共有18名教师获第八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本报记者对徐教授进行了采访。

简介:徐言生,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广东高校热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多年担任国家首批教改试点专业及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专业——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负责人,曾在企业从事制冷空调相关技术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15年。多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9项,获专利60多件,其中PCT国际专利6件、国家发明专利20多件,目前作为本校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示范项目和广东省科技厅重大应用专项两项以技术成果产业化为主的校企合作政府立项项目。2017年6月获第八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记:徐教授,您好!请问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制冷专业作为职业发展方向?

徐:在我们那年代,能考上大学很不容易。所以当初我选择制冷这个专业,其实带有一定偶然性。那时候的我也不知道这个专业如何,但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学好、学精它,所以,后来我就选择制冷专业作为职业发展方向了。建议同学们,既然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在没有其他更好地选择之前,先把专业知识学好,知识、技能多了不压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用到。

记:了解到您曾经在企业工作多年,并且获得过许多成果和荣誉,那么为什么后来又会选择到顺职院工作,当一名高职老师呢?

徐:到顺职院来当一名高职老师,一半偶然,一半机遇。我在企业做到了高级工程师的职位,所以我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储备。同时我在企业的技术工作中也很重视理论知识储备,也会做一些技术研究、写一些技术论文等。当时,我觉得到顺职院当一名教师是一个很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所以就抓住了这个机遇。当然,顺职院也不是说我想进来就能进的,我在企业工作期间,曾被公司派往下属的中专去兼课,有一定的授课经验,另外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十余年企业技术工作经历等,这些都为我能够顺利进入顺职院当一名高职教师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记:当时您从企业的一名高级技术研发人员,直接转型成为一名专业教师并承担学生教学,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您又是怎样去顺利地完成这个转型的呢?

徐:在企业工作了15年,我的专业知识(基本功)应该算是比较扎实的,所以我对高职学生所需要的岗位能力需求是比较了解的,在学生需要什么东西、想听什么东西这方面我是把握得比较好的。从高级工程师到高职教师,也就是从企业的工厂车间到学校的讲堂,这中间是有一个很大的跨度的,完成这个跨度需要有一个时间,其中其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无私的“传帮带”很关键。 2003年我初来学校时,正好赶上一个很好的机遇。当时,制冷专业作为学校的一个教育部试点专业,由当时的陈礼副校长兼任专业带头人,学校在师资、设备、进修等多方面给于了大力支持,使我获得了很多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够更加快速的进入了教师的这个角色。特别是前几年的示范院校、骨干院校的申报、建设,更锻炼人。

记:您觉得给高职学生授课与给员工做培训工作,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徐: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企业的员工还是有一些差距。给员工培训会相对轻松点,给我们的学生上课,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给员工培训花一个小时就可以讲完的内容,给学生讲要花好几节课才能讲完,要反反复复,举一反三。主要是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没有企业工作环境,在专业知识方面储备的还不够,不能完全理解知识内容,需要老师们多进行沟通,彼此之间要磨合,这样学生才能听得进去并且有所收获。总而言之,学习没有捷径,所以,学生要多实践、多动手,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其实基础知识欠缺一点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不大,只要勤奋刻苦,依然可以学的很好。

记:除了教学之外,您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您觉得做教学和做科研,哪个更具有挑战性?

徐:个人感觉做科研更具有挑战性、竞争性,主要是科研项目的指标非常明确、具体,还有时间限制。但是,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最主要的本职工作,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对高职教师来说,也只有搞好了教学,过了教学这一关,后面才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科研。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悟,不断地去做,从专业建设与实践中不断提升、锻炼自己,以此来为做科研奠定基础。

记:对于制冷,可能我们一般人就知道空调、冰箱,那么您能给我们介绍下除此之外制冷技术还涉及哪些领域的应用?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如何?

徐:除了空调、冰箱,还有我们目前正在做热泵方面的研究。比如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就是利用空气能来提供热量从而产生热水等。因此,我觉得制冷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好。特别是在当前工业4.0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现代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多加培养,这也是高职之“高”的体现。我所认识的“工匠精神”,就是利用现有的先进工具、工艺、技术等,把事情做好,不一定是指的手工操作,也就是高效率地办好事情,把自己的专业技术充分利用并发挥出来。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具体技术细节上。第一,创新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有时同一件事候换个角度去做便是创新了。第二,创新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但不一定要是颠覆性的改变,学生在简单的零件设计、工艺技术方案甚至做一道作业中都可以创新,都可以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记:在课堂外,您是怎样关心学生的成长呢?

徐:我现在也是一位班主任,教师在不同年龄不同位置的时候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平时的相处中,我更多是以长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位长者,我的阅历和经验对于学生来说肯定是比较丰富的,所以我会用自己的经验去引导他们,更多的是以长者、导师的身份去跟他们相处。

记:开学季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生。对于新生,尤其是制冷专业的大一同学,对他们未来三年的学习,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徐:当你们感到迷茫时,就跟着老师的步伐走,按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去完成,学校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总体是没问题的,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的。

记:对于青年教师,您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建议?

徐:第一,一定要先过了教学这一关,教学基本功一定要练好。第二,一定要有团队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职业发展离不开团队合作,只有融入真实的项目中才能得到提升。

(文/大学记者团 梁秋香 钟李宁 张静娴)

上一条:我们的设计 我们的豆荚
下一条:五载筑梦,让理想照亮青春的路——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回顾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   邮政编码:528000
收费咨询热线:0757-22327061    收费投诉举报热线:0757-22327209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1413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粤ICP备09215086号
Copyright © 2024   437必赢会员中心(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