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服务国家制造强国重大战略、对接山东省“十强”现代优势产业、淄博市“四强”产业,瞄准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当好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专业建设的排头兵,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培育素质高、技术精、技能强、上手快、后劲足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学生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名列前茅,2021年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一。目前,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余万名,企业满意度达95%,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聚焦产业发展前沿,搭建产教深度融合新平台。高起点共建产业学院,助推“双高端”创新引领。契合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需求,依托高水平专业群,对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与区域支柱链式产业集群,联合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按照“面向产业、服务发展”原则,遵循“依法依规运营、资本保值增值、多方利益共享、创新驱动发展、协商共治办学”理念,共建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学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双师队伍等方面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引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源,深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打造了一批新形态规划教材、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成果。
实施“双百”进校园行动计划,打造跨界育人团队。每年面向全国知名企业,选聘企业家、工匠大师担任产业教授。建立企业家库、工匠大师工作室,定期为师生传授企业文化和工艺技能,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动态融合。学校聘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创新工匠、山东省劳动模范常承立为产业教授,担任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建设“电池储能与梯级利用技术研究所”。聘任中国一汽集团首席技能大师、全国劳动模范齐嵩宇为客座教授,创建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劳模工作室,为专业群技术服务开展及学生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聘任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张洪超、张国敏为学校产业教授,共建技能大师联合创新工作室,搭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职教本科试点专业课程体系,联合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机制一事一议,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校改革教师招聘制度,成立学校人才工作委员会,完善学校人才引进与管理、高端人才服务保障等办法。分批次、有重点地引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专业群等重点项目所急需业界优秀人才、高级职称专技人才、技能大师。自2018年以来共招引各类人才398名,为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实行“一事一议”政策,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联姻、顾问指导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钱逸泰等院士3名,聘请65名职教专家、学者担任校事顾问和客座教授。
实施进阶培养计划,强化双师梯队建设。聚焦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开展“五阶段”进阶培育,打造“四层级”教师团队。按照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才五个阶段,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行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分阶段、立体化、渐进式培训内容,形成了全程化、进阶式职业生涯育训体系。建设了“线上+线下”教师发展中心,采用校内和企业、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实施“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二对一”针对性指导。
推进绩效评价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修订学校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行分类分层分级职称评审、晋升及管理,有效激发了专业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积极性。培养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二级教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引培博士46人,位列山东省同类院校首位,教师在国家和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中累计获奖30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